我的街坊鲍威尔:一个在华英文媒体宗族的百年往事

liukang20246天前朝阳吃瓜338
2018年岁末,我搬进了河岸大楼。这一年,我来到上海作业。虽然之前由于游览和出差的联络,我对上海并不生疏,但这次是我榜初次在这里长居。因而,我开端认真思考自己与这个城市的联络。为了更好地了解上海,我决议从研讨我所寓居的这栋历史建筑下手。我发现,我的楼下从前是小鲍威尔(John William Powell)一家的居处。
鲍威尔一家三代与我国结缘,他们兴办并主编了一本英文杂志,带领了一支被称为“密苏里新闻帮”的校友集体。他们的新闻理念和实践不只深刻影响了我国的新闻事业,还影响了英语世界对我国的观点。
1946年夏天,老鲍威尔(John Benjamin Powell)身体抱恙,坐着轮椅前往东京审判,为日本侵华罪过作证。1997年8月,78岁高龄的小鲍威尔再次飞赴东京,为日本细菌战的我国受害者作证。跨过50年,父子两代先后在东京出庭,为我国的二战受害者作证。作为外国人,这样的阅历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密苏里新闻帮”的远东志趣
1917年2月,当老鲍威尔初次来到上海,或许未曾想过,他的宗族未来100年怎么与我国发生联络。老鲍威尔结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并担任着该学院讲师,密苏里大校园友密勒(Thomas Millard)给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拍电报标明想要在上海办报,为此要延聘密大新闻学院的结业生来帮助,威廉引荐了老鲍威尔,敞开了“密苏里新闻帮”对我国新闻作业长达三十多年的影响。
1915年,密勒把《大陆报》(China Press)卖掉,着手兴办将在我国新闻史上留下重要一页的《密勒氏谈论》,1911年创刊的《大陆报》是榜首家由美资操控的在华媒体,也是榜首份由作业新闻记者、而非商人或传教士兴办的近代在华英文报纸。
虽然早于老鲍威尔来华的还有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校友Karl Crow,以及最早兴办《大陆报》和《密勒氏谈论》的密勒也结业于密苏里大学(念的是采矿与冶金专业),老鲍威尔无疑是对我国新闻事业影响最大的。
密勒曾先后给北洋政府和蒋介石做私家参谋,早在1922年就把股份全卖给了老鲍威尔,而Karl Crow则于1918年脱离新闻业在上海创建了榜首家西方广告公司。
1920年密苏里新闻学院校友柏德逊(Don Patterson)帮助圣约翰大学在一般文科内兴办“报学系”,这是我国大学正式树立新闻学系的开端,由柏德逊担任榜首任系主任。柏德逊来华之前是美联社的修改。他模仿密大新闻学院的课程,为圣约翰报学系规划了一套美式的新闻学系课程。
这背面是密苏里新闻学院兴办人、院长威廉(Walter Williams)的远东志趣,20世纪20年代,就曾到北京、上海教授过新闻学,并在1928年筹资5万美元协助其时的燕京大学康复重办新闻系。依据燕京大学与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协议,两校还互换过教授和研讨生,密苏里新闻学院在1929年派出了榜首名留学生到燕京大学新闻系做交流研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供给了教育形式,校友网络更是供给了作业时机,现在公民大学新闻学院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传承别离始于燕京大学和圣约翰大学。斯诺作为密苏里结业生拿着威廉的引荐信来到《密勒氏谈论》做助理修改,后来北上北平做燕京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并作为特派员于1936年11月14日、21日在《密勒氏谈论》以《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会晤》为题,首要向外界介绍了毛泽东的身世和说话,同步刊发了他拍照的毛泽东头戴赤军八角帽的闻名相片,也是毛泽东身世、形象和言辞榜初次在国统区揭露宣告,让我国共产党和我国工农赤军以正面报导走向世人,起到了严峻宣扬影响。斯诺第2次陕北之行与毛泽东的说话,后来也刊发在《密勒氏谈论》上,终究结集为《红星照射我国》(中文版改名《西行漫记》)。虽然老鲍威尔并不附和共产党的主张,仍然承担着压力宣告了,这也遵循了密勒创刊时的精力“咱们想要什么内容就刊登什么内容”。
据史沫特莱宣布,1937年春,在斯诺的影响和史沫特莱的组织下,老鲍威尔曾拟前往苏区拜访,但因国民党间谍的干与而撤销。
1940年12月,斯诺配偶(居中)在上海与老鲍威尔(右一)合影。
蒋介石、老鲍威尔和斯诺,约1929年/1930年在南京。来历:J. B. Powell Papers, Western Historical Manuscript Collecti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依据老鲍威尔1946年10月刊登在Missouri Historical Review的“Missouri Authors and Journalists in the Orient”一文计算,据不完全计算,1910-1940年间,至少有75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结业生先后到亚洲,尤其是到我国作业,还不包含后来者如1946年11月来到其时的北平后来成为《纽约时报》履行主编的Seymour Topping等。
老鲍威尔在我国的25年亲历了不少大事情,照实记载在他的回想录《我在我国的二十五年里》,作为山东临城劫车案被劫持的外国乘客之一,他难以想象地参与了政府和劫匪两边商洽,并从内部及时发稿;采访过包含孙中山、蒋介石、张作霖、吴佩孚、冯玉祥等一系列近代风云人物,一同广交美国政府内部的朋友如罗斯福总统夫人等,为推进美国制裁日本并支撑我国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鲍威尔子承父业
1919年小鲍威尔出世于上海,1938年也进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据郑保国《密勒氏谈论报:美国在华专业报人与报格(1917-1953)》,1940年,他休学一年,未奉告父亲便忽然回来上海。这使得父亲十分气恼,只能组织他在《大陆报》作业。珍珠港事情迸发前,小鲍威尔回到美国继续完成学业。结业后,他进入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外国播送监听部分作业。
1942年4月,小鲍威尔转到美国战争新闻作业室,作为区域代表被派往重庆、桂林和昆明等地,担任分发新闻稿。在重庆期间,他学习中文,亲历日军的轰炸,并目击国民党控制下我国的窘境,包含通货膨胀、官员糜烂等问题。
1944年美国记者们在重庆的合影,居于正中的是小鲍威尔。来历: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T. Steele, Collection
小鲍威尔(William Powell)与他父亲老鲍威尔(J.B. Powell)大约在1940年于上海的《密勒氏谈论》作业室。来历:Thomas Powell
1941年12月20日,珍珠港事情后,老鲍威尔因“从事对日谍报并作援渝反日宣扬”被日本人拘捕,关进大桥监狱和江湾监狱。恶劣的监狱环境导致他双脚坏疽且被误诊。1942年8月,日本军方答应他登上意大利籍邮轮“维迪号”,以交流战俘的方法回来美国。回国后,因伤势严峻,他进行了两次手术移植双脚皮肤。1946年夏天,他前往东京军事法庭作证,方案从东京直接回上海,但因病情恶化不得不回来美国。
1947年2月28日正午,在一次密苏里大校园友会上刚刚做完讲演的老鲍威尔忽然谢世。
小鲍威尔的儿子Thomas在给笔者的邮件里特别说到:
我父亲告知我这个故事。JB(老鲍威尔)是蒋介石的私家朋友,曾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采访过蒋介石,与国民党政府的最高层坚持触摸。JB支撑商界、西方和我国民族主义,以为蒋介石是变革和前进的代表,与旧封建次序和反资本主义的共产党人构成比照。1941年12月,JB被日本人拘禁,个人财物被没收,杂志社作业室被洗劫一空。但是,他并没有太多个人财富,大部分家财在密苏里州的妻子手中,他住在一家住所酒店(笔者注:先后在延庆路寓所和九江路美国沙龙),并以本钱价运营报纸。被遣回来美国后,因屡次脚部手术,他在纽约医院积欠了巨额医疗费用,这笔费用在其时是一笔巨款,约为10000美元。(笔者注:据郑保国《密勒氏谈论报》一书,“我国新闻学会也于1942年9月12日在国民党《中央日报》刊登募捐声明,呼吁中华全国新闻协会的会员为老鲍威尔捐款。1943年3月16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驻华盛顿记者卢祺新将征集的11000美元支票交给了病榻上的老鲍威尔。《纽约时报》次日对此进行了报导”,11000美元约合今日的15万美元。)JB从未因杂志被没收、拘禁和医疗费用而取得日本的补偿。在东京战争罪过法庭作证时,他没有斥责日本宪兵对他的酷刑,虽然拘禁无疑缩短了他的生命。不久之后,JB逝世,享年59岁。
1945年10月,《密勒氏谈论》由小鲍威尔复刊。据Neil L O'Brien所著An American Editor in Early Revolutionary China: John William Powell and the China Weekly/Monthly Review,此刻,美国政府致力于推进国共两党组成联合政府。《密》在一些外国参谋的主张下,支撑美国的调解尽力。1947年,老鲍威尔于2月28日在密苏里逝世,与其联络深沉的《密勒氏谈论》开端逐步疏远国民党政府。未能来得及回国奔丧,3月19日小鲍威尔赴台湾采访报导“二二八事情”,是榜首批报导“二二八事情”的三位外国记者之一。
世界左翼人士相继来华
依据《宋庆龄信件集》,宋庆龄榜首封给小鲍威尔的信写于1947年3月3日,显示出小鲍威尔其时的态度倾向。同年,他参与了宋庆龄创建的我国福利基金会担任执委会委员。
1947年5月,上海迸发反饥饿、反内战、反虐待大游行,小鲍威尔在河岸大楼家中躲藏了参与游行的麦伦中校园长、圣约翰大学兼职教授沈体兰一周。1949年上海解放后,沈体兰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包含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部长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阅历了“二二八事情”、大游行以及民盟闭幕等事情之后,小鲍威尔的政治态度更加左转。
在我国福利基金会,小鲍威尔与时任宋庆龄英文秘书的Sylvia Campbell相识并于1947年12月27日成婚,宋庆龄到会婚礼并担任证婚人。婚后,Sylvia从格林文纳公寓搬到了河岸大楼410室,便利步行到对面的我国福利会作业。
风趣的是,担任新闻检查的魏景蒙(时任我国国民党中央宣扬部世界宣扬处上海就事处主任 ,1946年-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新闻局上海就事处处长,1947年-1948年)住在他们近邻的407室。小鲍威尔发现魏景蒙打通《密勒氏谈论》的中方雇员获取了订户名单。
连儿子Thomas都不太清楚母亲Sylvia Campbell为何挑选来我国,但笔者以为这或许与她结业的Reed学院校董Benjamin H. Kizer有关。1943年,Sylvia结业后先后在Kizer任职的组织作业,包含世界砍木工会、国家方案署等。1945年,二战成功后,她跟随被任命为联合国善后救助总署(UNRRA)我国总干事的Kizer来到我国,担任UNRRA的行政秘书和传达官员,直到Kizer1946年被革职,Sylvia也在同一年由于UNRRA的糜烂与低效率辞去职务。Sylvia的来华或许是由于她跟随恩师Kizer(虽然现已无法找到原始函件或许日记来证明)。
不只作业志趣共同,他们在政治信仰上也很符合。Kizer曾是被指控为亲苏亲共的太平洋联络委员会的重要人物,后因亲共倾向被查询。在我国期间,Kizer因承受国民党政府给其女Carolyn的奖学金而遭到言论打击,但Carolyn后来在比较文学和我国文学方面取得效果,1985年取得普利策诗篇奖。从对中华文化的传达看,这笔奖学金出资并没有打水漂。
二战成功后,数千外国专家和年轻人进入我国,任职于UNRRA,其间包含不少世界左派和“我国公民的老朋友”,如李敦白、谭宁邦、阳早、寒春等。宋庆龄为来华的世界左派人士介绍作业,多在UNRRA和工合世界任职。
虽然Sylvia仅在我国日子了8年,但她先后为蒋廷黻和宋庆龄担任英文秘书。她与宋庆龄坚持了持久的友谊,1980年末还赠送了礼物给宋。1949年后,宋庆龄前往北京,Sylvia的首要作业转为《密勒氏谈论》助理修改。
《密勒氏谈论》招聘了不少我国记者、翻译和通讯员,其间包含杨绛的妹妹杨宓和《北京周报》创始人杨承芳。
终究一家在华封闭的外文报纸
1949年5月上海战争期间,河岸大楼被解放军部队进攻三天,临产的鲍威尔夫人不得不寻觅大楼内间隔交火区域最远的门逃避炮火,其榜首个孩子于战争后6月12日出世。1951年,第二个孩子Thomas Powell也出世于河岸大楼。
二战成功后,曾任路透社远东社长的赵敏恒时间短担任《新闻报》总编,1949年《新闻报》停刊后,据赵敏恒儿子回想,1949年他们一家也搬到了河岸大楼三或四楼,与小鲍威尔一家成为街坊。虽然如此,《密勒氏谈论》上并没有呈现赵敏恒的署名文章。事实上,上海易帜后,《密勒氏谈论》堕入经济危机;约一年后,赵敏恒受聘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并搬离河岸大楼。
据Neil L. O'Brien的书中记载,1950年3月29日到4月16日,新闻总署举行全国新闻作业大会,并在会上向记者们传达了中央公民政府的四项指示。榜首项是:报刊要更多地重视工人和农人的劳动效果。工人们发明的新纪录、新桥梁的建造,或农人消除虫灾等故事能够将报刊和广大公民群众更严密地联络起来。报刊还能够给公民以有意义的辅导,而且将此融入报刊本身的作业中去。第二项指示是,报刊辅导和管理作业由主编担任;第三项指示则鼓舞报刊树立“记者网络”和“读报小组”,旨在加强与广大公民群众的联络。这也是报刊和记者进行自我批判、思维改造和学习运动的方法。第四项指示便是报刊应该担负起批判政府、官员、经济组织和干部的职责。小鲍威尔随之调整《密勒氏谈论》的报导视点,将更多我国建造效果展示给英语世界。
这也是美、英、日政府以为《密勒氏谈论》态度过于亲中而抵抗该报的原因。跟着抗美援朝战争迸发,《密勒氏谈论》报导美军在朝鲜运用细菌武器,引起美、英、日政府抵抗,制止邮递该报。其在我国的订阅用户锐减至约1/3,广告客户纷繁丢失。1950年8月起,小鲍威尔经过将周刊改为月刊紧缩本钱,终究于1953年6月不得不休刊回来美国,成为终究一家在华封闭的外文报纸。
小鲍威尔不肯承受出书署补助成为合营媒体,以及子女教育面对外侨撤走后无世界校园的问题,成了他们终究挑选回美国的重要原因。虽然宋庆龄等高层友人力劝他们留下,以为回美或许惹上官司,他们仍决议回来美国。
据Thomas回想,他们在上海雇佣了一对我国配偶Ching和太太担任管家和厨师,一同照料两个孩子,养了一只叫Koo-chem的德国牧羊犬。鲍威尔配偶每天下班后与孩子们一同沿苏州河遛狗,这种日子方法在新社会显得较为招摇。
小鲍威尔一家于1953年搭乘S.S President Wilson号前往美国。来历:鲍威尔宗族档案
不只是鲍威尔配偶,1945年《密勒氏谈论》复刊后所雇佣的外国新闻团队也遍及左转。不过,在1950年前后他们也纷繁脱离我国。
从研讨小鲍威尔的学术作品An American Editor in Early Revolutionary China来看,这些西方左派新闻人纷繁脱离我国的原因或许是待在我国有各种不方便(从作业到个人日子)。没有任何依据标明鲍威尔配偶像李敦白(李是鲍威尔女士在UNRRA的搭档)那样参与过共产党。虽然他们别离在英、美呼吁西方与新我国树立外交联络,但是他们仍然挑选脱离了他们酷爱的新我国。
比方Alun Falconer,在英国出书了New China : Friend or Foe。他1948年为了拍照工合世界创始人路易·艾黎的纪录片,从新西兰来到我国,并为《密勒氏谈论》等英文媒体撰稿。工合世界的世界秘书Peter Townsend,一同为《密勒氏谈论》撰稿,在英国出书了China Phoenix。Peter Townsend后来在英国艺术谈论界颇具知名度,曾任大伦敦艺术协会主席。
Thomas告知笔者,他出于研讨爱好,从头与Falconer和Townsend的女儿们联络,经过口述史和档案,研讨1949年新我国建立前夜在华外国人怎么参与我国革命。
宋庆龄和我国福利基金会履行委员会委员小鲍威尔(William Powell)在榜首儿童福利站工地。来历:上海宋庆龄新居纪念馆
左二Sylvia,右二宋庆龄。来历:Thomas Powell
返美后的余波
小鲍威尔一家回到美国时,正值“麦卡锡主义”盛行,很快被国会传召,要求阐明他们是否归于“共产党小组”(communist cell)以及与我国政府的联络。虽然美国法律规定鼓动罪过为应发生在美国疆土或海域,1956年,小鲍威尔配偶及副主编Julian Schuman仍被申述鼓动和叛国,包含13项鼓动行为,首要依据是《密勒氏谈论》的报导,如称美军在朝鲜战争中运用细菌武器等。这场官司继续了5年多,终究在1961年5月,美国司法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宣告撤销一切指控。但是,小鲍威尔和Sylvia因受此影响,再也无法从事新闻作业,只能经过生意旧房子和开古董店营生。
1981年,沉寂良久的小鲍威尔别离在《关怀亚洲学者通报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和《原子科学家公报》(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宣告了两篇关于日本731部队在我国运用细菌武器的文章,并承受《60分钟》专访,再次在美国引起了重视。小鲍威尔在文中宣布美国从前保护731部队石井四郎等领袖以获取细菌战技能,且或许在朝鲜战场运用了细菌武器。至于美军是否运用了细菌武器,小鲍威尔称其研讨只缺“冒烟的枪”(意指不容否定的直接依据)。
在周恩来和宋庆龄的协助下,原《密勒氏谈论》留在我国大陆的中外作者、读者和支撑者在北京建立了支援鲍威尔案委员会,由路易·艾黎担任主席。《公民日报》在1956至1961年间共刊载了16篇文章支援小鲍威尔,使案子进一步被卷进中美政治。
小鲍威尔配偶是在1972年中美联络正常化后最早取得访华资历的“老朋友”们。1972年10月30日宋庆龄在致廖梦醒的信中标明,计划招待小鲍威尔配偶喝茶(由于伤风不能约请他们赴晚宴)。宋庆龄告知友人:“艾达·普鲁伊特、陆懋德和十几位一向为咱们积极作业的其他朋友,让我为他们来华帮助。我曾为鲍威尔配偶申请过签证。”这个待遇也是不同一般的。
1972年鲍威尔配偶访华,参与在锦江饭馆的一场宴会。来历:Betty Barr
2015年,上海播送电视台导演王向韬准备拍照《烽火围城》,实地造访了老鲍威尔曾被关押的大桥监狱,并在美国翻阅档案和信件,采访了其孙子Thomas,是国内媒体初次宣布鲍威尔不为现代我国人所知的阅历。2016年Thomas配偶来华参与纪录片宣扬。也是这一年,Thomas开端回忆已过世的父亲的研讨与应诉文件,开端从艺术史研讨转向朝鲜战争史研讨。2024年,他出书了The Secret Ugly: The Hidden History of US Germ War in Korea,企图证明他找了美军运用细菌武器的那把“冒烟的枪”。而他另一部关于朝鲜战争的研讨作品也在写作中。
参考资料:
《我在我国的二十五年》,[美] 约翰·本杰明·鲍威尔(John B.Powell)著,刘志俊 译,译林出书社2015年3月版
《密勒氏谈论报:美国在华专业报人与报格(1917-1953)》,郑保国 著,北京大学出书社2018年5月版
Neil L O'Brien, An American Editor in Early Revolutionary China: John William Powell and the China Weekly/Monthly Review, Routledge, 2015
Thomas Powell, The Secret Ugly: The Hidden History of US Germ War in Korea, 2nd edition, Edgewater Editions, 2024
《冒险的年月:埃德加·斯诺在我国》,伯纳德·托马斯 著,吴乃华、魏彬、周德林 译,世界知识出书社1999年7月版
林复生
(本文来自汹涌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汹涌新闻”APP)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普京:随时预备与特朗普对话

据俄新社等俄媒报导,莫斯科时刻12月19日12时12分(北京时刻17时12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举办年度记者会,并在记者会上答复媒体记者和俄罗斯民众发问。普京:随时预备与特朗普对话在谈到与美国相...

永失爱女:乐山女半夜跑遇害案凶手受刑背面,他们失掉女儿的1551天……

“整整曩昔四年零三个月!现在尘埃落定了!”3月14日,四川乐山,64岁的王岷高和妻子范建英总算能够松一口气。由于,这四年多的时刻,对他们来说,每一个日夜都是折磨……2017年12月14日黄昏,他们的独...

假日要闻汇总:特朗普疑似再遭“暗算未遂”,世界金价再创前史新高

财联社9月17日讯,中秋假日影响商场的重要资讯有:央行: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方针举动,进一步下降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本钱;财政部、证监会出手,普华永道被罚没4.41亿;三只羊在直播中涉嫌“误导顾客”等行为被...

穆勒离别拜仁|高龄?高薪?是什么阻挠他续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尹成君为拜仁赢得很多荣誉的穆勒终究仍是未能留下。(资料片)新华社发本周,拜仁传奇球星托马斯·穆勒宣告在今年夏天合同到期后脱离已效能25年的拜仁。2023年12月,拜仁曾宣告与穆...

追凶15载!杭州萧山“2008.10.29”命案告破!

萧山警方锲而不舍 追凶15载一举捕获命案在逃嫌疑人王某永成功侦破“2008.10.29”瓜沥坎山命案这也是近3年来萧山警方侦破的 第14起命案积案租房血案时刻回溯到2008年10月29日。当晚,萧山警...

连休9天 许多杭州人开端预备

春光明媚的日子,浙江杭州的小朋友们马大将迎来期待已久的春假。本年杭州春假最早定于4月27日开端放假,与五一假日无缝联接,最长可连休九霄。这个周末,4月26日、4月27日火车票开售,娃爸娃妈们抢上票了吗...

友情链接: